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第2学期期末考前训练之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必修三专题一至二,5份)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第2学期期末考前训练之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至二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第2学期期末考前训练之世界近代思想文化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至七).doc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第2学期期末考前训练之二战史(人教版选修三第三单元).doc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第2学期期末考前训练之世界近现代经济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六、八).doc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第2学期期末考前训练之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至二).doc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第2学期期末考前训练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doc
 - 第二次世界大战 
 选修三第三单元
 1.“1930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其他国家也采取报复措施,提高关税壁垒。”这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A.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 B.促使世界大国联合应对人类困难
 C.使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D.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战争
 2.观察图1。该绘画作品控诉的是
 A.西班牙右翼势力的叛乱
 B.英法等国的不干涉政策
 C.德国法西斯的野蛮轰炸
 D.意军灭绝人性的毒气战
 3.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胜法西斯的重要保证,它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开罗宣言》的公布 D.《联合国宪章》的生效
 4.图2是反映二战时某著名战役的电影海报。以下关于该战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是出现于欧洲的一次著名空战
 B.德国实施了名为“海狮”的作战计划
 C.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
 D.宣告了德国“闪电战”的破产
 5.二战中的一些重要战役对加速二战胜利有重要意义。
 以下战役按结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 ②中途岛战役 ③阿拉曼战役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6.某记录二战经典战役的著作有如下目录(部分):晴天霹雳——波兰闪击战;短兵相接——斯大林格勒战役;火海拉锯——瓜岛争夺站;铁甲搏杀——□□□□;摧枯拉朽——柏林会战。在□□□□填入的战役最合理的是
 A.莫斯科战役 B.偷袭珍珠港
 C.库尔斯克会战 D.诺曼底登陆
 7.二战后期,某次国际会议的宣言:“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该会议召开地点是在图3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诞生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技术基础
 ……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
 必修二专题五、六、八
 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上述材料表明16世纪的欧洲正在进行
 A.商业革命 B. 价格革命 C.光荣革命 D.科学革命
 2.中国元代的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创造了新式纺车,极大地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而英国历史上对棉纺织技术革新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有
 ①哈格里夫斯 ②瓦特 ③阿克莱特 ④史蒂芬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③
 3.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4. 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牛顿经典力学 B.普朗克量子论 C.蒸汽机 D.计算机
 5.对图中所示时间轴解析正确的是
 
 A.地理大发现是全球化的开端,世贸组织的建立是全球化的终点
 B.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
 C.完整的展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
 D.只能体现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
 6.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A.研制成了发电机 B.发明了内燃机 C.发明了水力织布机 D.改良了蒸汽机
 7.中国元代的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创造了新式纺车,极大地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而英国历史上对棉纺织技术革新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有
 ①哈格里夫斯 ②瓦特 ③阿克莱特 ④史蒂芬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③
 8.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其中某法令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该法令是
 A.《农业调整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 C.《全国劳工关系法》 D.《社会保险法》
 9.二战后的德国人发现了一个能吸收其出口商品和活力的新的全球范围的经济生存空间。为此德国人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模式是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史
 必修二专题四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贫贱者亦步趋恐后”。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近代社会的剧烈变革 D.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2.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 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
 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
 3.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下图是当时婚礼的照片。从这张照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 )
 ①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穿西装礼服
 ②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③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摒弃传统婚礼
 ④当时中国的高官显贵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4.下图反映的是19世纪末上海西餐馆“一品香”内,男女客并坐品尝西餐的情景。下列有关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上海人的饮食习惯发生变化 ②男女平等意识增强
 ③上海人的生活方式被西方同化 ④图中现象与“西学东渐”有较大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1894年7月2日,一商行在《天津早报》中登有一则广告:“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此广告反映出( )
 A.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C.报纸功能出现刊登广告的新变化 D.物质生活的变化
 6.近代从“老爷”“大人”到“君”“先生”的称谓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
 A.男人的社会地位下降 B.西式称呼取代了传统称呼
 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D.民主、平等观念对国人的影响
 7.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有所谓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8.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中记载:“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岁,与梁海相识月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