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练习题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共29题,约14390字。 - 绝密★启用前 
 人教必修2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湖北大冶铜绿山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14件,其中铁制工具13件(计铁斧4件,铁锤2件,六角形铁锄2件,缨1件,铁钻3件,铁耙1件),另一件是木槌。这说明当时
 A.青铜时代已经结束
 B.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C.牛耕得到较快推广
 D.铁器的使用更加普遍
 【百强校】2015-2016年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2.观察下列图片,你从中获取的信息主要是
 骨耜石犁铁锄
 A.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历了粗放到精耕细作的演变
 B.中国传统农业工具由石器为主向木器为主转变
 C.自先秦到明清中国传统农业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
 D.铁器的广泛使用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高度发达
 】2017届山东省潍坊市青州第三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3.西汉的《汜胜之书》载:“种麦得时无不善,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东汉的《四民月令》则说:“凡种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主要说明
 A.古人根据节气探求最佳播种时间
 B.两汉时期比较重视对小麦的种植
 C.南稻北麦的粮食生产格局已形成
 D.稻麦轮作制在两汉时期已被推广
 】【百强校】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4.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
 A.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B.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C.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
 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
 】2017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5.《秦律•厩苑律》规定:借用官府的铁制农具,因原器破旧而损坏,农民以文书上报官府即可,官府回收原农具而不令赔偿。这一规定主要说明了
 A.秦国力雄厚疆域辽阔
 B.秦律规定覆盖面广
 C.秦政府鼓励发展农业
 D.秦铁农具储备充足
 】2017届广西区全州县高级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6.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2017届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高三上期第四次周考历史试卷
 7.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哪一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