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0500字。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全国统一考试精华模拟 语文试卷(二)
命题报告
本试卷模拟2005年全国高考卷Ⅱ的形式精心设计。第1、2、3、4小题和第13小题对位仿真创新,形式酷似;四篇阅读题分别涉及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前沿理论、《三国志》中关于杨阜的事略、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七绝《题长安壁主人》以及晨义先生的现代散文《叶子时期的梅》等优秀篇目;第20小题以为2008年奥运会写标语为素材,题材贴近生活,题型新颖。
本试卷总体难度系数中低。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本试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拗口/执拗 背脊/背道而驰 屏气凝神/屏弃旧习
B.倒嚼/倒霉 擂台/擂鼓助威 乳臭未干/遗臭万年
C.按摩/抚摩 喝彩/幺五喝六 万头攒动/攒心
D.提供/反供 附和/曲高和寡 螳臂当车/安步当车
2. 依次填表入下列各句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盛大公司的 是从网络游戏逐步扩展到互动娱乐传媒乃至上下游媒体、广告和制造产业,建立立体化的现实的盛大娱乐世界。
②即使郎平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率队与中国女排决战,甚至2008年奥运会上,中美两国女排决一雌雄,她也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我们就应该摒弃一切世俗的 ,并衷心地祝福她。
③那青青的荷叶,或一两株高擎荷盖,或三五丛傍水而居,为我的休闲生活平添许多乐趣,那碧绿欲滴的万顷荷塘,更透出一阵阵幽香,一缕缕清韵,让人难以 。
A. 图景 偏见 释怀 B. 远景 成见 忘怀
C. 远景 偏见 忘怀 D. 图景 成见 释怀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由于中国企业为实现全球发展收购欧美知名企业的名牌产品,与后者剥离低利润率产品业务的想法不期而遇,今后类似的收购将接踵而来。
B.“小事见品德”,由于大家都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分量,买饭插队的现象每况愈下,到现在已经杜绝。
C.偏激而善良的言论,对于利用舆论监督,改进社会治理绩效而言,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看作“苦口良药”。
D.今天的大明湖仿佛通晓人意,宛如一位淡妆浓抹的少女,将它最亮丽的一面展现在了游客面前,让人倍感爽心悦目。
4.下列各句中,语意不明确的一句是
A.6月24日上午,国民党主席连战为前国民党大掌柜刘泰英涉嫌收受台凤四千多万元新台币佣金是否转为2000年总统大选政治献金案出庭作证。
B.要了解一个单位的大体情况,可以把这个单位的历史状况、自然环境、人员情况、工作情况等组合在一起综合分析。
C.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有58.6%都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这说明中国的研究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D.满面春风的关大爷的儿子兴冲冲地走了进来,和每个人都打了个招呼,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人类应建立与洪水和谐共处的防洪减灾体系,应将洪水与洪灾加以区别。江河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类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江河洪灾则主要是由于人类开发利用江河冲积平原而产生的问题,应当由人类自己安排解决。人类为了自身了生存和发展,可以修建适当的水利工程,开发利用江河的冲积平原,但要避免过度和不合理的开发,要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和谐共处。治理江河的工程措施,只可能控制一定标准的洪水,不可能完全控制大洪水或特大洪水。因此,在建成具有一定标准的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还要有计划地安排一部分土地,以备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时,为洪水让出足够的蓄泄空间。
人类为了发展社会经济,必需多占用一部分原本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土资源;而为了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必须适当维持周边的生态系统,以维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因此,必须研究如何与周边生态系统合理地分享水土资源。
就水资源来说,过去我们以为,水利工作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控制、开发、利用水资源,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但是在河湖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从而引发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后,我们逐步认识到必须兼顾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的需要,合理配置水资源。由此而发生的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在通过高效、节水、防污的社会经济模式,通过对用水效率和效益的不断提高,达到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地球表层,河流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它不仅支持河流内及其两岸走廊的生态系统,而且以其干流和不同等级的支流组成地球表层的各个水系,是地球水循环的陆面主要通道,它为陆地的各个生态系统输送物质和能量,也是陆地和海洋交换物质和能量的通道。形象地说,它是地球表层的脉络。在过去的水利工作中,没有重视和研究河流的生态功能,没有从生态功能的角度研究河流变化的规律及其作用。例如,河流的洪水,它虽然有为害的一面,但它有补给两岸地下水和湖泊洼地的水源、塑造河床、稀释污水等作用,是维持河流生态功能所不可缺少的因素。保护每条河流的水质不受污染,更是保持河流生态功能的必要条件。有的论述将河流的生态功能仅限于支持河道内的水生动植物,是不够全面的。
(节选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5.下列对文中“与洪水和谐共处”的有关内容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只要人类不过度开发利用江河冲积平原,洪水就不会泛滥成灾。
B.人类为了维持周边的生态系统,就修建了适当的水利工程。
C.修建一定标准的防洪工程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安排蓄泄超标准洪水的空间。
D.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可以过多占用原本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土资源。
6.下列有关 “河流生态功能”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地球表层,河流支持河流内及其两岸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功能不可替代。
B.河流的干流和它的支流组成地球表层的各个水系,为地球水循环提供陆面通道。
C.河流是地球水循环的陆面主要通道,通过它实现陆地与海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
D.河流的洪水,是维持河流生态功能不可缺少的因素,尽管它有为害的一面。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不能完全消除自然现象的江河洪水,但可以自己解决人为因素的江河洪灾。
B.在控制、开发、利用水资源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时,水利工作要有所兼顾。
C.研究如何合理地分享水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