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全一册试题(打包37套)
- 资源简介: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全一册( 试题教师用书)(打包37套)鲁人版必修3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1第1单元至爱至亲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3.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2第2单元生命的赞歌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6.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3第3单元观照女性命运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9.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4第4单元文明的踪迹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11.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至爱至亲1陈情表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30.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至爱至亲2我不是个好儿子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31.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至爱至亲单元导读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38.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至爱至亲课时分层作业1陈情表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32.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至爱至亲课时分层作业2我不是个好儿子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33.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至爱至亲课时分层作业3自读文本项脊轩志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34.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至爱至亲课时分层作业4自读文本我与地坛节选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35.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至爱至亲自读文本我与地坛节选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36.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至爱至亲自读文本项脊轩志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37.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生命的赞歌3屈原列传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57.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生命的赞歌4记念刘和珍君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58.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生命的赞歌5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59.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生命的赞歌单元导读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65.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生命的赞歌课时分层作业5屈原列传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60.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生命的赞歌课时分层作业6记念刘和珍君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61.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生命的赞歌课时分层作业7最后的常春藤叶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62.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生命的赞歌课时分层作业8自读文本文天祥千秋祭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63.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生命的赞歌自读文本文天祥千秋祭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64.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观照女性命运6古诗二首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80.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观照女性命运7祝福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81.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观照女性命运单元导读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86.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观照女性命运课时分层作业10祝福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82.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观照女性命运课时分层作业11自读文本窦娥冤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83.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观照女性命运课时分层作业9古诗二首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84.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观照女性命运自读文本窦娥冤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85.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明的踪迹8都江堰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96.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明的踪迹9兰亭集序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97.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明的踪迹单元导读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102.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明的踪迹课时分层作业12都江堰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98.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明的踪迹课时分层作业13兰亭集序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99.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明的踪迹课时分层作业14自读文本古希腊的石头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100.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明的踪迹自读文本古希腊的石头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101.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测评鲁人版必修3201809163104.doc
第一单元 至爱亲情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陨首(yǔn) 险衅(xìn)
瞩目(zhū) 先妣(bǐ)
B.逋慢(bū) 日笃(dǔ)
修葺(qì) 炫耀(xuàn)
C.坍圮(tān)(pǐ) 游说(shuō)
怜悯(mǐn) 惺忪(xīnɡ)(sōnɡ)
D.熨帖(yù)(tiē) 偌大(nuò)
猝然(cù) 酝酿(yùn)(liànɡ)
B [A项,“瞩”应读zhǔ;C项,“说”应读shuì;D项,“偌”应读ruò,“酿”应读niànɡ。]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沐浴 逼迫 狼狈 日薄西山
B.缝制 企图 瓦罐 委屈求全
C.腐烂 荣耀 虔诚 皇天厚土
D.万籁 修葺 隐密 洁白无瑕
A [B项,“屈”应为“曲”;C项,“厚”应为“后”;D项,“密”应为“秘”。]
3.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64952027】
①大家都很赞赏她这种标新立异、言人所未言、言人所未敢言的勇气。
②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③走进驴友俱乐部,听着众驴友谈景观,说古迹,指点江山,就连我这个最喜闭屋门、捧书卷、足不染尘的“老夫子”也动了出游之心。
④整节课几乎是学生的天下,每一位发言的同学都在侃侃而谈,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对别人的看法提出异议,或补充说明,显示出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⑤袁隆平,这位泥腿子科学家,长期坚持在第一线培育优良稻种,他为中国,为世界每年增加几十亿斤稻米,可谓劳苦功高,而他从不因此居功。
⑥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济适用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D [①标新立异:指提出新奇的主张或创造出新奇的式样。符合语境。②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使用对象是文献资料,语境却是新产品,因而用错,可改为“琳琅满目”。③指点江山:指评论国家大事。此处不合语境。④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地谈论或演讲。侃侃,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⑤劳苦功高:指做事勤劳,功劳很大。⑥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不合语境。]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背:背弃
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婴:被……缠着
C.先妣抚之甚厚 抚:对待
D.一日,大母过余曰 过:经过
D [过:看望。]
5.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导学号:64952028】
A. 无论是门栅、牌楼还是木坊、石桥, 都残留着经过历史风雨汰洗的色彩, 都镌刻着一个个朴素的故事, 都回荡着凄婉的古风遗韵。
B. 由于电视、电脑的普及, 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
……
第三单元 观照女性命运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愆期(qiān) 垝垣(guǐ)
蓍草(shī) 咎言(jiù)
B.汤汤(shānɡ) 靡室劳矣(mǐ)
监生(jiàn) 间或(jiàn)
C.朱拓(tà) 形骸(hái)
新正(zhēnɡ) 讪讪(shàn)
D.歆享(xīn) 尘芥(jiè)
笑靥(yǎn) 梦魇(yǎn)
D [“靥”应读yè。]
2.下列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贸丝 顿丘 垝垣 沸反营天
B.盗跖 徂尔 俨然 前合后偃
C.形骸 寒暄 窥探 苌弘化碧
D.蹙缩 诡秘 刽子手 浪荡乾坤
A [A项,营—盈。]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我贿迁 贿:财物,此指嫁妆
B.言既遂矣 言:说
C.总角之宴 宴:欢乐
D.思君令人老 老:心情忧伤,形体消瘦
B [言:助词,无实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导学号:64952084】
A.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日前表示,将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各地工矿企业废渣的排放、转移、收集和集中处置行为,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B.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家长只有严于律己,树立正面形象,为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才能避免孩子今后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C.如今,使用微信聊天已经成为手机族进行交流的又一便捷方式,微信交流人群范围不断扩大,已由最初的青年人逐渐扩大至中老年人。
D.被称为“中国第一编剧”的邹静之认为,韩剧能够在亚洲地区走红,主
……
模块综合测评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导学号:64952113】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须以建筑或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与欧洲古建筑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高下立辨。
B.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C.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轻视观赏价值。
D.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
B [A项,“高下立辨”错,中西方建筑的不同,只是文化上的差异,无所谓高低。C项,“轻视观赏价值”于文无据。D项,强加因果;且“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表述错误,原文为“一座哥特式大教堂……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中华文明说起,顺势提出“中国传统建筑不如西方吗”的问题,并当即予以否定。
B.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比,以揭示两者的差异。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模式,材料翔实,逻辑严密,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
D [D项,“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的说法错误。文章认为,中国传统建筑并非不如西方,两者各有特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材料上的差异,看似审美偏好,实为文化选择,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
B.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只不过是物质器用。
C.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响到中国古建筑的规模与华丽程度。
D.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现世幸福,建筑也以现世为重。
A [A项,“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于文无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导学号:64952114】
斯人独憔悴
迟子建
创作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独具个性的生命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比较充分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当然也未能免俗。
细细算来,从我开始的小说创作及至今日所发表的三十万字作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
……
1 陈情表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险衅(xìn) 闵凶(mǐn)
床蓐(rù) 希冀(jì)
盘桓(huán) 逋慢(bū)
终鲜兄弟(xiǎn) 拔擢(zhuó)
陨首(yǔn) 优渥(wò)
门衰祚薄(zuò) 猥以微贱(wěi)
日薄西山(bó) 茕茕孑立(qiónɡ)(jié)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夙遭闵凶(“闵”同“悯”)
(2)零丁孤苦(“零丁”同“伶仃”,孤独的样子)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行行年四岁(动词,经历)九岁不行(动词,走路)余嘉其能行古道(动词,做,实施)
(2)矜犹蒙矜育(动词,怜悯)不矜名节(动词,顾惜)
(3)见慈父见背(用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行为的承受,译为“自己”“我”)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4)薄门衰祚薄(形容词,浅薄)日薄西山(动词,迫近)厚今薄古(动词,轻视)
(5)于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为、替)青取之于蓝(介词,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介词,对于)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
(1)臣少多疾病(名词作动词)生病
(2)且臣少仕伪朝(名词作动词)做官
(3)历职郎署(名词作动词)任职
(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名词作状语)向上
(5)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6)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7)夙遭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伤的事,常指父母之丧
(8)猥以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
(9)凡在故老(形容词用作名词)旧臣
(10)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
(11)谨拜表以闻(使动用法)使……知道
(12)保卒余年(使动用法)使……保全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行走。
今义:不可以。
(2)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奔走效劳,这里指赴京就职。
今义:迅速地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