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教案4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约1160字。 - 课题1、金属材料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金属和非金属
 2、认识在金属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关注生活→分析比较→归纳解释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
 难点:性质决定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三、 教学模式
 探究式
 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习检测:
 1、 列出五种常见的金属
 2、 化学之最(金属)
 回答:
 1、铁、铜、铝、锌、银等
 2、地壳中最多的金属是铝
 应用最广泛的是铁 从实际出发
 引起兴趣
 导入新课
 介绍金属史
 铜 (商朝青铜器)
 铁 (春秋战国)
 铝 (100多年前)
 一、物理性质
 1、颜色
 2、导电性
 讨论:①导线为什么用铁做而不用银做
 ②电线一般用铜做而不用银做
 3、 密度
 4、 熔点
 讨论:为什么电灯中的灯丝用钨丝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5、 硬度
 讨论:为什么菜刀、镰刀用铁制而不用铝制?为什么铁制水龙头表面镀铬?为什么不镀金
 讨论:物质的用途是由什么决定的?
 举例说明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讨论:铜、铁、铝的历史以及应用年代
 说出熟悉的金属的颜色:金、银
 铜、铁等
 比较银、铜、金等金属的导电性
 ①铁的导电性比铜差
 ②银的价格高,不经济
 金、铅、银…铝 (依次减小)
 钨(最高) →锡
 回答: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
 锡受热会融化,断路
 铬、铁、银→铅
 铁硬度大
 防锈
 硬度大
 物质的性质是决定用途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了解金属的历史
 了解金属的一般物理性质,并初步形成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