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同步练习5
- 资源简介:
约6900字。
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课后篇巩固提升
随堂演练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童年时的第二件事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八岁时曾听过一个故事,此后它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记得我的中学老师给班里讲了一个已故伟大科学家的故事。他们极其崇敬地讲到他,称他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思想,但是他的发现却改变了整个世界和我们周围的一切。我不理解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但是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他们说他多年潜心于这个理论,但是他死之后,他的未完成的论文仍然摆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
我被这个故事迷住了。对于一个孩子,这是很神秘的。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什么问题可能会如此难以解决而又非常重要,值得如此伟大的科学家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由于好奇,我就决定学习我能学到的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切以及他的未完成的理论。我记得,我花了好多时间静静阅读我能够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我读完当地图书馆的书之后,就开始在全市搜寻图书馆和书店,急切地查找有关线索。不久我就知道这个故事比任何的神秘谋杀故事更加激动人心,也比我曾想象的任何事情都重要。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不久,我就知道爱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论文就是他企图构造的所谓的统一场论。这个理论能解释所有的自然规律,从细小的原子到浩瀚的星系。然而,作为一个孩子,我却不能理解,畅游在茶园池水中的鲤鱼和爱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论文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对于用更高的维数可能是解决统一场论的关键这一点我不理解。
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因斯坦对科学执着的探索精神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引导“我”走上理论物理的研究征途。
B.“爱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论文”就是他关于统一场论的论文,该理论能解释所有的自然规律。
C.节选部分第2段一连使用了三个问句,表达“我”对老师讲述的这个故事的痴迷程度。
D.“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表明了理论物理学在当时地位很低。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选部分第1段回忆了自己八岁时听到的关于爱因斯坦的故事,意在引出自己选择理论物理的原因。
B.本文虽然是一篇科普文,但有传记的特点,文章叙事生动。作者讲述的童年的故事细致、完整、感人至深。
C.作者善于设置悬念,引人入胜,节选部分第1、2段中一再用“伟大的科学家”“他”,而不直接点明其人。
D.作者为了说明爱因斯坦理论的难以理解,文中写了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有关他和他的理论的书籍。
3.“畅游在茶园池水中的鲤鱼和爱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论文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一句中“可能”为什么不能换用肯定的说法?
二、语言运用
4.下面四种情境中,有五处语言表述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情境一 同学聚会给老师的邀请函:“老师的深恩我们依然铭记于心。敬爱的老师,我们都想再次倾听您那语重心长的教诲。”
情境二 教师节来临,学生发给老师的短信:“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