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27 11:36:54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8510字,
湖南师大2006届高中毕业生最后冲刺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06.5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部分(一至三大题)1至5页,非选择题部分(四至七大题)6至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YCY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忖(cǔn)度      炽(zhì)烈     抑扬顿挫(cuò)    不谙(ān)水性
    B.哂(xī)笑       采(cài)邑     心宽体胖(pán)     安土重(zhòng)迁
       C.畸(jī)形       泡(pāo)桐     飞来横(hèng)祸    散(sàn)兵游勇      
       D.侪(chái)辈     眼睑(jiǎn)     溘(kè)然长逝     暴戾恣睢(suī)
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闲遐         虚与委蛇           赴汤蹈火          敏于事而纳于言
  B.宴请          脍炙人口          义愤填赝          无事不登三宝店 
  C.斡旋          众口铄金          谈笑风生          出头的椽子先烂
       D.竞标          英雄倍出          蔚然成风          口慧而实不至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越秀区有政协委员建议,北京路作为全市惟一的全天候步行街,应尽早              导游导购指示牌。   
   (2)社会广义新农村建议不是对城市的“克隆”,它               了对农村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尊重,对自然生存的尊重。
  (3)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不容回避,中国在处理这一“历史问题”上,          的方针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A.树立   包涵    向来                        B.树立   包含   历来
       C.竖立   包含    历来                        D.竖立   包涵   向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必须确定重点发展区域,重点发展区域应为沿长江经济带、沿京广线经济带和六省确定的城市。
       B.德瓦提出采取激励措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与新型合作医疗以及建立对农村老人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关于农村发展的建议。
       C.国家三令五申关停私人小煤窑,以杜绝相关煤矿事故的发生;但某些地方部门对私人小煤窑不加限制,导致煤坑坍塌,大量矿工死亡的特大事故。
       D.人们放弃使用自己的弱势语言,选择使用符合自己需要的强势语言,是为了融入更广泛的社会,实现人生的价值,更好地扩展个人的生存空间。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丰裕中的贫困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无论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还是就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都存在着这样一个普遍的趋势:在经济增长的推动下,当一些国家、地区和社会阶层经济发展、福利水平提高的同时,另一些国家、地区和社会阶层的贫困状况不但没有好转,甚至更加恶化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原本是为了减少贫困的经济增长却成为导致新的贫困产生的原因。这一趋势作用的结果使得世界范围内的贫富鸿沟日益相以、有时甚至是绝对地加大了。
既往的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低下,生产的物质资料匮乏,不能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所致。所以西方经济学家才将这种贫困视为只有在自由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弊端。而像今天这样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丰裕中的贫困现象是从来没有过的。伴随着新科学技术革命的爆发,劳动生产率有了极大的提高,物质财富迅猛增长,人类已经奠定了战胜贫困的物质基础。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彻底摧毁了民族国家为阻挡要素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所筑起的重重樊篱,最终将丰裕,与此同时,也把贫困演化为全球性的贫困。
丰裕中的贫困的表现形式是丰裕与贫困的同步增长。财富原本就是为了减少和消除贫困的物质手段,财富的增加就意味着贫困的减少。但是目前的国际经济格局中,无论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还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些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无不导致了当一些国家、一些地区和社会阶层持续增长、迅速致富的同时,另外一些国家、地区和社会阶层却发展无望、贫困有加。而这种丰裕不但无助于贫困的减少和改善,反而会加剧贫困甚至导致新的贫困的产生。
诚然,丰裕中的贫困这一概念的本身就提供了利用丰裕去消除贫困的可能,从而向我们展现出乐观的前景,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如何完成这一转化。
丰裕中的贫困也是处于改革开放历史新阶段的当代中国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然而,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最新统计数字,同样是在2004年,中国还存在着2610万贫困人口。1992年贫困农民的收入上限与一般农民之比为1:2.45,2003年为1:4.12,2004年扩大到1:4.39。社会进步下的贫困问题,使中国在构建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面临严峻考验。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刚刚脱贫不久的群体抗灾能力还很薄弱,导致稍有变故就可能重返贫困。在2003年,有1460万贫困人口脱贫,却又有1540万人返贫。返贫人数竟然超过脱贫人数,这在近20年的扶贫开发进程中还是第一次。丰裕中的贫困已经成为中国贫困的存在形式,全局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不能避免局部贫困的产生和加剧,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同一机制运行发挥作用的不同结果,中国反贫困任重而道远。
(节选自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2期)
5.下面关于“丰裕中的贫困”的完整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普遍趋势是,全球经济增长下的贫困加剧。一些国家、地区等经济发展、福利水平提高的同时,另一些国家、地区等贫困善却在恶化。
     B.世界范围内和特定条件下,原本是为了减少贫困的经济增长,却最终成为了导致新的贫困产生的原因。结果是贫富的鸿沟日益加大。
     C.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和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涵盖一个国家或地区,都存在着因全球进步所带来的利益分配的极不公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