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阅读训练:王维
- 资源简介:
约50930字。
高考语文古诗词阅读训练-王维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苏轼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诗人选择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勾勒出深秋时节黄昏渡口一幅和谐幽静而又有几分苍凉寂寞的图画。
B.“墟里上孤烟”,从陶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点化而来。但陶句是拟人化的表现远处村落上方炊烟萦绕、不忍离去的情味,王句却是用白描手法表现黄昏第一缕炇烟袅袅升到半空的景象,各有各的形象,各有各的意境。
C.诗歌首联、颈联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描摹田园风光;颔联“倚仗柴门外”展现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自在的神态;尾联写自己赏佳景的闲居之乐被一个醉酒狂歌的朋友所扰,虽小有遗憾,又增添了一份田园生活的真实乐趣。
D.接舆,是春秋时代“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诗人将裴迪与接舆对比,反衬出裴迪的隐逸悠闲,意在表达对这位年轻朋友的赞许。
2.文艺评论家谢冕曾说:“欣赏诗歌,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它的少量字词包孕的丰富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寻求它诗句外包含的不尽韵味。”你认为首联中的哪两个字最传神有味,请结合诗句赏析其独特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的“原野旷”和“无氛垢”六个字,展现出经过雨水冲洗,空气特别清新明净,没有丝毫尘埃,原野显得格冲洗,空气特别清新明净,没有丝毫尘埃,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的画面。
B.颔联写诗人纵目四望乡村周围的远近景色:近处,看到外城的门楼临靠着河边的渡头;远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
C.颈联最为精彩:田野外面,溪水与河水闪烁着粼粼银光;山脊背后,一座座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山脊相衬,比平时更富层次感。
D.这首诗基调明朗、健康,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人善于抓住景物特征,注意动静结合,进行远近层次分明的描绘,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
4.第三联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歇,完成下面题。
田园乐(二首)
王维
其四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其五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萋萋”“落落”使用叠词,不仅表现了春草的茂盛和青松的高直,而且韵律和谐。
B.“绿”用赏心悦目的颜色,“寒”用诗人的舒适感受来表现诗人生活在此间的愉悦。
C.“山”是远处的山峰,因山下有“远村”;“孤烟”衬托出人,写此处人烟稀少。
D.“独树”“孤烟”相对,“高原”“远村”比邻,营造出苍凉孤寂、沉郁悲凉的意境。
6.“牛羊自归村巷”和“一瓢颜回陋巷”两句分别通过“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①
王维
天官②动将星③,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