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突破——鉴赏诗词意象意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13 10:57: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7900字。

  2023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突破——鉴赏诗词意象意境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乡村①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①指江南农村。
  (1)  前两句的景物描写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2)  请简要分析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下列小题。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D.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E.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2)  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咏月①
  (清)曹雪芹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菩萨蛮
  (南宋)朱淑真②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
  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
  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注】①《咏月》为《红楼梦》人物香菱所作。②朱淑真,南宋女诗人,生于仕宦家庭,博通经史,尤工诗词,相传嫁给俗吏,为丈夫冷落。
  (1)  香菱拜黛玉为师学诗,下列学诗原则不是黛玉认可的一项是   
  A.格调规矩是末事,以词句新奇为上。
  B.学诗先从盛唐诗歌入手,多读多品。
  C.学诗者要品读出诗歌的传承与化用。
  D.新学诗者应从含义浅近的诗句读起。
  (2)  对两首作品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香菱诗的首联、颔联集中笔墨描绘出月色的朦胧清淡。
  B.香菱诗的颈联分别塑造了旅人思乡和闺妇思夫的形象。
  C.朱淑真词用颦眉未变而愁闷新添表现愁绪的连绵不断。
  D.朱淑真词用深夜流萤的点点荧光表现深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