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练习题6(2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5/26 22:39: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00+3120字。

  第一部分 复习板块二 专题二
  一、(2022 •湖北省八市州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昭君怨 赋松上鸥
  杨万里①
  晚饮诚斋,忽有一鸥来泊松上,已而复去,感而赋之。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
  俄顷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注】 ①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文学家。杨万里一生未被重用,此词是他辞官家居江西吉水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偶听”两句从听觉和心理两个角度描写沙鸥泊松投宿,以动衬静,营造出寂静的氛围。
  B.“稚子”两句表现了作者对沙鸥的喜爱,富有生活气息和情趣,“莫”“恐”二字生动传神。
  C.“俄顷”两句运用动作描写,表现词人对沙鸥的牵挂和对自身命运前途的迷茫和担忧。
  D.这首咏物词立意的起点虽是“松上鸥”,但其最终归趣则在词人含蓄而深沉的内心世界。
  【解析】 C项,“对自身命运前途的迷茫和担忧”错误。“不知何处”说明作者对鸥鸟十分记挂,面对一片空虚的茫茫夜空,他万分焦虑,却又无可奈何。词人之所以牵挂沙鸥,是想要得到一个知己,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
  2.如何理解“我已乞归休,报沙鸥”两句的多重内涵?请简要分析。
  答:①结尾两句写词人告诉沙鸥自己已经辞官归隐,希望与沙鸥为伴,借沙鸥写作者绝意官场,愿与沙鸥为盟的心志。②实际上词人是因为无人理解、报国无门而被迫归隐的,这两句暗含作者的忧愤之情,以及无人理解的苦闷。
  【解析】 “我已乞归休,报沙鸥”,结尾两句,作者和盘托出心志,把自己辞官归隐的事告诉沙鸥,表述了他期望求得沙鸥“理解”的心情。词借沙鸥
  ……
  专题突破练五 古代诗歌阅读
  一、(2022•河北省武安市高三第一次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杂咏八首•白鹭①
  刘长卿
  亭亭常独立,川上时延颈。
  秋水寒白毛,夕阳吊孤影。
  幽姿闲自媚,逸翮思一骋。
  如有长风吹,青云在俄顷。
  【注】 ①这是至德三年,诗人写给“上礼部李侍郎”的干谒之作《杂咏八首》第八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首联描述白鹭在江河之上亭亭独立、伸延长颈,突出它的幽雅风姿。
  B.本诗用词准确,描写形象,如“亭亭”状白鹭优美之姿,“延颈”写顾盼之态。
  C.第三句“秋水”紧承第二句“川上”落笔,“寒”表现了白鹭所处的困境。
  D.第四句“孤影”照应首句的“独立”,而夕阳的背景为诗歌增添了亮色。
  【解析】 D项,“夕阳的背景为诗歌增添了亮色”错误,“寒之秋水”“夕阳”皆为衰败之景,这是以哀景来烘托白鹭的孤独。
  2.诗歌后两联,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分析作答。
  答:(示例)①诗人托物言志,“幽姿闲自媚”表现了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孤独。②“逸翮思一骋”表达了渴望实现理想抱负的愿望。③最后两句希望得到李侍郎荐举提携,希望能青云直上。
  【解析】 首先从诗歌标题“白鹭”可知,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中,诗人会借助物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考生需要分析后两联中“白鹭”的形象特点,同时还要借助诗歌的注释。“幽姿闲自媚,逸翮思一骋”,“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