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赏析“意象”专题练习
- 资源简介:
约4440字。
诗歌鉴赏之赏析“意象”专题练习
一、知识链接
意象是诗歌艺术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基本单位。“意”即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意象即为融入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就是含有“意”的“象”,就是“意象”。意象,寄托着诗人情感的客观景物,像湖光山色、田园桑植、大漠孤烟之类,只要灌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均可叫意象。意象有单个的,也有群组的。
意象大都是一个名词性词语,如果是主谓式或动宾式,则转换成名词结构,如“柳细花红”可转换为“细柳”“红花”。
分析意象内涵,一般通过分析动词、形容词把握其外在特征。要特别关注意象的时令色彩和冷暖色调。抓住“意”“象”契合点,由外在特征入手,挖掘其内在品质及独有情味。注意其共性与个性。共性如“柳”寓“惜别怀远”之意。个性如贺知章《咏柳》中的“柳”就是一种个性,它表现的不是“惜别怀远”,而是烂漫的春光。
意象作用: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创设情境,提供背景;衬托人物,铺垫蓄势;表情达意,触发感想,寄托情思;结构上的线索作用。
古诗常见意象内涵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二、高考链接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菜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 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 自然流畅。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
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
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
2.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三、专题练习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落星寺①四首•其三
黄庭坚
落星开士②深结屋,龙阁③老翁来赋诗④。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
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围妙绝无人知。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