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是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
作者:不详 时间:2007/12/12 13:15:58 来源:《中国青年报》转载 人气:
成都华德福学校目前的规模还很小,幼儿园有57个孩子,小学有48个学生。因为师资有限,班级难以扩大,所以还有不少孩子在排队等名额。下一步,随着六年级学生的升学问题,学校正在考虑试办初中。
尽管大家已经不是单纯凭着理想主义在办教育,但理想主义在这里仍是一个美好的词汇。比如,他们会常常提起卢安克。作为华德福学校的毕业生,这个德国人来到中国,在广西偏僻的农村小学推行教育实验。
卢安克的执著、孤独和理想主义曾吸引和感动了很多中国人,但他抱怨道:“很多媒体报道,基本上只写了我在农村如何去生活的事情。其实,我主要的特点不是在广西农村生活,而是我做的教育研究工作本身。这个对中国来说称得上是全新的教育方式基本上都没有被报道过。”
采访中,与李红育约好第二天去旁听她的课。因堵车,我迟到了。敲教室门,李老师过来开门,示意我随便坐下。接着讲课,“原始人的房子盖好了,这时突然来了一个陌生人”,班上5个孩子一块儿朝着我笑,“那么这个时候,他们的房子还需要什么呢?”有人举手,“老师,门!”“对了,这样陌生人就能进来做客了。”
接下来的气氛更活跃了,有人着急要描述跟爸爸妈妈坐火车去北京时沿途看见的窑洞,有人对爱斯基摩人的雪房子感兴趣。李红育好不容易让他们安静下来,并承诺明天就会讲外国的房子。然后她让孩子们拿出主课本,“画出你们心里面的房子”。
课后她介绍说,这几周的主课课程安排是建筑,包括学习测量。“他们已经在那边测好了一小块地,并计算了地基的深度、砖的用量。我会带着他们盖一间面包烤房。幼儿园的小朋友要烤面包,正好用上。”
主课结束后,黄晓星来了。英语老师出国培训,由他给这个班代英语课。他在黑板上写下一首英语童谣,第一句是“TheSunSaysIglow(太阳说,我照耀万物)”,他却在前面多写了一个单词“To”。发现后,本来很简单,擦掉就是了。他却头一歪,只擦掉了字母“T”,而把字母“o”用红色粉笔添上一圈光芒,变成了太阳的图案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