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6
- 资源简介:
约2990字。
2.7 散文诗二首
1.把握散文诗基调,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培养鉴赏散文诗的能力。
2.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3.体会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第1课时 《金色花》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之一,它如同金色的阳光,温暖而明亮;又似那宽广的荷叶,为我们遮风挡雨,给予我们最坚实的依靠。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用心去品读《金色花》《荷叶•母亲》这两篇散文诗,从字里行间捕捉那些关于爱、关于成长的瞬间,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和升华。
二、新课教学
目标导学一:了解文学常识,积累生字词
1.作者简介
明确: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代表作: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文学常识
明确:
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花朵。(在课题页面出示)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3.字词积累
嗅(xiù) 摩(mÓ) 衍(yăn ) 匿( nÌ ) 祷(dăo ) 瓣(bàn )
匿笑:偷偷地笑
《罗摩衍那》:印度长篇叙事诗。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请同学们朗读这首散文诗,说说文中写了几个人物?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明确:
人物:“我”(一个孩子)和妈妈
事件:写了“我”(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妈妈嬉戏。
2.“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
明确:
妈妈 → 我
做祷告时-----散发香气
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拿灯去牛棚-----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目标导学三:精细研读,体会感情
1.再读课文,从散文诗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一位什么样的妈妈?
明确:
孩子 妈妈
快乐、调皮 温柔沉静
活泼、可爱 善良
聪明、伶俐 慈爱
爱妈妈 虔诚
2.第8段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情?如何理解“坏孩子”的含义?你认为该用什么样感情基调来朗读?
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