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调研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9800字。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调研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本学期初二年级展开了“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语文专题学习活动,负责专题活动的老师邀请你参与学习活动的审阅工作,请你根据审阅工作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 追溯“诚信”历史 认识“诚信”内涵
早在先秦时期,诚信便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中华美德的夜空中熠熠生辉。《论语》中“言必行,行必果”的教诲,是对为人处世的恳切叮嘱;《管子》里“信者,天下之结也”的论断,是对治国安邦的深刻洞察;《道德经》中“轻诺必寡信”的警示,是对失信恶果的清醒预判。这一句句箴言,共同勾勒出诚信的具体内涵:对己要如磐石般真诚,待人要如春风般守信,既不欺人,更不欺心。
然而反观现实,有人却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利益面前丢了初心:有的人为了蝇头小利编造谎言;有的人错把失信当“小聪明”。这些行为公然背离古人的训诫,也割裂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纽带。这恰恰印证了“人无信不立”的真理——【甲】失去诚信,个人便如无根的浮萍,难以立足;【乙】失去诚信,集体便如无灯塔的航船,迷失方向;【丙】失去诚信, , 。我们由忠地希望每一个青年人都牢记先哲的警句,言出必行,言行一致。
1. 活动一的文稿中加点词语的读音和书写有误,请你帮助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A. “教诲”一词应该读“jiào huǐ”,它在文中是“教导、训诫”的意思。
B. “箴言”一词应该读“zhēn yán ”,意为“规谏劝诫的话语”。
C. “眼花缭乱”一词意思为“指看见纷繁、耀眼或者振动人心的事物而感到迷乱”,应改成“眼花瞭乱”。
D. “由忠”一词是“出自内心的”的意思,所以字形书写正确。
2. 这段文稿中,负责老师想让你仿照语段中的【甲】【乙】两句,在【丙】处补写一句话,要求内容充实,语言流畅。
活动二:讲述“诚信”故事 思考“诚信”价值
自1669年创立以来,同仁堂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副对联不仅挂在门店显眼处,更刻在每一代同仁堂人的心里。
曾经有一次,工坊在炮制一味名贵药材时,发现部分原料品质略逊于标准。尽管这批原料仍在合格范围内,且重新采购会增加成本【甲】延误工期,但负责人毫不犹豫决定全部替换。他说:“少一分人工、减一丝物力,都是对顾客的失信,砸的是同仁堂的招牌。”
正是这份对诚信的坚守,让同仁堂跨越三百余年风雨,从一家小药铺成为享誉中外的国药品牌。在快节奏的当下,同仁堂的故事告诉我们【乙】诚信不是过时的信条,而是企业立足的根基、赢得人心的密码,更是社会传递温暖与信任的重要力量。
3. 在审阅这段文稿的时候,负责老师认为划线句子存在语病,请你结合文段的语境改正过来。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活动二的文稿里【甲】【乙】两处的标点符号审阅成员意见不统一,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 【甲】、 【乙】,
活动三:撰写“诚信”文章 强化“诚信”意识
诚信作为中国传统美德贯穿五千年的华夏历史,历代被人们所尊崇。①曾子杀猪守信,商君立木示诚,这些经典故事我们早已耳熟能详。②春秋孔子立“人无信不立”之训,在当下依然起到震耳欲聋的作用;南宋苏轼书“君归趁我鸡黍约”之句,告诉我们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准则;现代鲁迅对虚伪失信行径更是深恶痛疾,以笔为刃;7岁陈元方敢当面反驳失信友人,令其瞠目结舌,无言以对。然而回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元方的做法不以为然,面对失信行为害怕得罪人不敢直面,让人痛心!
③诚信如清泉,洗涤尘俗名利;诚信如明灯,指明人生的航向;诚信如纽带,将人心联结在一起。④同学们,让我们争做言行合一的诚信君子,让诚信之花开遍祖国大地。
5. 活动三中学生撰写的文章里出现了一处文常错误,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文常有误的是:____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
6. 审阅成员对文章①到④句里的修辞及运用进行了分析,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句中使用了对偶手法,既句式工整,又巧妙地嵌入了古人守信的事例。
B. 第②句引用古人名言,强调了中国人历代对诚信这一美德都非常重视。
C. 第③句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诚信的作用,增强了语势。
D. 第④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发出号召,让同学们以实际行动来践行诚信。
7. 审阅中发现这篇文章中有一处成语使用不妥,请你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震耳欲聋 B. 深恶痛疾 C. 瞠目结舌 D. 不以为然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教诲(jiào huì):教导训诫;本项的“jiào huǐ”说法不当;
C.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本项的“眼花瞭乱”说法不当;
D.由衷(yóu zhōng):出于内心。本项的“字形书写正确”说法不
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
(一)(共5分,每空一分)
8. 默写
每一棵树都是一道风景。在《钱塘湖春行》中,树与春光构成“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的明丽画面;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树与月光带来“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的空明澄澈;在《野望》中,树与霞光渲染出“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的落寞孤寂;在《黄鹤楼》中,树与阳光焕发出“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的盎然生机。请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