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讲学稿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2 9:26: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60个字。
  《羚羊木雕》讲学稿
  班级
  课时  执笔  审核  签印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2、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建立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学习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2、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建立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学习难点
  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建立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学习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自学提纲
  1、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且把“读一读,写一写”课后的词语抄写一遍;
  2、速读课文,根据本文的主要内容,填空:
  “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我”伤心极了(感情)。
  3、资料助读----了解“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是非洲艺术家用一种黑色硬木雕刻成的羚羊形状的工艺品。非洲木雕是非洲大陆具有代表的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工艺品,其文化、艺术价值很高。非洲很多国家元首出访或欢迎来访的客人大多喜欢送木雕。
  (从这段话中,我们知道了羚羊木雕是十分珍贵的。)
  4.本文的体裁是小说,小说一般有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其中情节又包含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贯穿全文。
  5.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15)“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
  第二部分(16—23)
  第三部分(24—25)
  第四部分(26—38)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白郁金香是一朵代表友谊的花。友谊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让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友谊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让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友谊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由友谊引发的故事---《羚羊木雕》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字词注音
  抹(mǒ)攥(zuàn)逮(dǎi)怦怦(pēngpēng) 树杈(chà) 寒颤(zhàn)
  2、文章围绕羚羊木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几个动词简要概括。
  送木雕、追问木雕、收回木雕
  3、情节妈妈追查、逼迫→爸爸讲理由→插叙回忆→我收回木雕
  起因:我送木雕(插叙交待情谊深厚)。
  经过:要收回木雕。
  结束:收回。
  (老师讲解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追问木雕、要(收回)木雕两部分。思考文中的人物在这件事中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征,据此揣摩人物的语气。
  (1)先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注意分配好角色。(旁白、爸爸、妈妈、奶奶、我、万芳、万芳妈)
  (2)小组展示分角色朗读。
  (3)评价朗读,注意把握好人物的语气。
  5、从文章中各个人物在处理羚羊木雕的过程中的表现,你认为他们分别是个怎样的人?(分析人物特征)(学生小组讨论)
  爸爸:婉转、持重沉稳、重财轻义。
  妈妈:态度生硬固执,重义轻财。
  (个性不同,态度相同,只看到物品价钱价值,不知友情更可贵。)
  奶奶:明白事理、同情理解却无能为力。
  “我”:珍惜友谊、软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