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2/25 18:30:5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40字。
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
向   阳
一、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3、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4、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二、学习重点、难点
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3、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一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二是有些难解的词语。 
三、学法指导
1、本文是学生进入中学所接触的鲁迅先生的第二篇作品。文章篇幅又较长,词汇丰富,应进一步了解作者和作品,正字音,释词义。 
2、本文的第2自然段,写百草园里的生活情景,描写生动、具体、形象,应通过对重点词语的揣摩而理解、掌握。
3、本文的后一部分写三味书屋,有对封建教育的批评否定且融汇在学习生活的描述中的,应正确理解、体会。
4、关于长妈妈讲的故事、私塾先生读的文章,并非重点内容,了解即可。
四、学习步骤:
(一)关于作者和作品。
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工作的一生。从1907~1936年他所写成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以及翻译、日记、书信等共800多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的宝贵的财富,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二)关于文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点明了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也点明了作者成长的两个阶段。具体而言,“从……到……”表明了文章是按空间变换的顺序来记叙的;同时,它也包含了一种时间顺序,显示了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变换的一致性。
“百草园”诚如其名,多姿多彩,富有诗情画意;“三味书屋”是求知之所,自有其古朴、宁静、简洁之气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童年生活,是作者心中如朝花一样美好的回忆,以此排遣“夕时”的苦闷思绪。
(三)扫除文字障碍。
默读课文,注字音,解释课本未注释的词。
确凿 záo, 菜畦 qí , 桑椹 shèn ,轻捷, 斑蝥 máo ,缠络luò    攒 ,珊瑚shān hǘ   
高枕而卧       豁 huò,      敛 liǎn,      脑髓 suǐ ,      陌生mò 
(四)整体把握
通读课文,然后解决下面问题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从开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