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之比喻与比拟》教案
- 资源简介:
约2400个字。
《修辞手法之比喻与比拟》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比喻与比拟的概念。2.掌握比喻、比拟的分类及作用。3.理解运用比喻、比拟这两种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
一、 比喻:
1.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甲事物)来喻另一事物(乙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如“这块草地平坦得就像是一块大绿地毯”,这个句子,“草地”是甲事物,是本体,“地毯”是乙事物,是喻体,它们之间有相似点,“像”是喻词,所以这是一个比喻句。2.比喻的分类:
(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如:“他的脸红像个熟透了大红苹果。”(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如“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如:“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来了!”这里“一群黄蝴蝶”是喻体,代替飞起来的黄叶。
二、比拟:
1.比拟是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小鸟在树上唱着动听的歌曲”,这个句,唱歌是人的行为,用在小鸟身上,这就是拟人;再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个句子,把宏儿写成小鸟儿,能“飞”,这就是拟物。
2.比拟的分类:
(1)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如:“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把“公理”写成商品,值“钱”。
三、比喻、比拟的作用及答题模式:
1.比喻、比拟的作用:
(1)比喻的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2)比拟的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