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1中学2021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9720字。
北京101中学2021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黄晕(yùn) 一霎(shà) 侮辱(wú) 参差不齐(cēn)
B. 亘古(gèn) 狭隘(ài)) 羞怯(qiè) 诲人不倦(huì)
C. 哺育(bǔ) 召唤(zhào) 殷红(yīn) k 气冲斗牛(dǒu)
D. 着落(zháo) 粗犷(guǎng) 憎恶(zēng) 忍俊不禁(jīn)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烘托 诀别 烦躁 人声鼎沸
B. 化妆 拖杳 高粱 鞠躬尽瘁
C. 闲遐 猥琐 安详 大相径庭
D. 妥帖 吩咐 诘问 语无轮次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②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 )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③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④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胸藏文墨虚若骨,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书读得多,身上自然就会带上一股书卷之气,不知不觉中会受到书本的影响,言谈举止间 甲 出读书人所特有的气质,或温雅脱俗,或不卑不亢,或典雅大方。因此,与书籍结伴,就能为人生奠基、为精神打底;与博览同行,就能开拓视野、 乙 情操。
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视角。读书的影响是潜在的,读书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1)文中加点字读音和笔顺判断都正确的一项(2分)
A. 吮吸shǔn “憧”的第十三笔是“竖”
B. 吮吸yǔn “憧”的第十三笔是“横”
C. 吮吸shǔn “憧”的第十三笔是“横”
D. 吮吸yǔn “憧”的第十三笔是“竖”
(2)文段中前甲、乙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①显露 ②陶冶 B. ①流露 ②陶冶
C. ①显露 ②熏陶 D. ①流露 ②熏陶
(3)对文段中画线句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①句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引领作用,有助于启发读者的思考。
B. ②句运用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的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追求。
C. ③句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
D. ④句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阅读能使人内心世界更丰富、精神境界更高尚的原因。
(4)文段括号中的这位作家,曾经写下《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等情感真挚、文笔隽永的散文,这位作家是 (1分)。
4.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关于读书,有这样一种比喻: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见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也许就能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时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
一位同学查字典得知“登堂入室”的意思是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结合语段内容,你认为 “登堂入室”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
5. 阅读下面语段,找出划线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句(2分)
①胡适认为,读书有两个大的原则:一是精,二是博。② “精”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眼到即认识每一个字,不能含糊;口到是“遇到诗歌以及精彩的文章,总要背下来”;心到是指彻底弄清字句的意思;手到是指标点分段、查参考书、做笔记。“博”就是什么书都要读。③为什么读书需要做到博?一是为参考,二是为做人。④胡适引用王安石“答曾子固书”中“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一句最有深意。也就是说,要想真正读懂一本书,不能仅读这一本书,还要读很多参考书。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 阅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学校设立专门的阅读课,让同学们走进图书馆,自由阅读喜欢的图书,同学们收获颇丰。为表达谢意,大家要送给图书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选出相应的下联。(1分)
上联:韬略终须建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