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言鉴赏专题整理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1/17 15:03: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20字。

  巧识铅华方悟香
  ——七上第一单元语言鉴赏专题整理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形成对“语言鉴赏”的概念性理解。
  2.通过鉴赏,体会语言对语文学习的价值,培养语文学习策略意识。
  教学过程:
  【策略整理】
  一.整理反馈“语言鉴赏整理手册”
  语言鉴赏整理手册
  我在第一单元学到的语言鉴赏方法有:                                                
  角度 我的发现(分点概括) 单元举例说明
  鉴赏语言的过程对我理解文章的帮助(温馨提示:可以关注单元导读、课后积累拓展等助学系统)
  (一)小组交流:
  1.我们的发现是:
  语言鉴赏的角度:
  1.从用词的角度
  2.从修辞的角度
  3.从句式的角度
  4.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5.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2.我们发现鉴赏语言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
  1.帮助感受句子本身的意蕴
  2.帮助更深入的理解作者的情感
  3.帮助培养想象、联想能力
  4.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3.我为大家举个例子:
  【深入探究】
  二、了解“好的比喻"和“好的拟人”
  (一)理解"好的比喻"
  活动一:小组讨论完成下表。并作记录。(涂鸦)
  好的比喻
  例句 把例句的喻体换成能体现多或喜爱之情的其他事物,组成新的句子 “好的比喻”必备要素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新句:
  1.刚刚大家频频提到《春》这篇文章在修辞上最大的特色是运用了大量比喻和排比。什么是比喻?定义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预设1:就是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会更生动形象
  预设2∶两个事物必须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本体,一个是喻体。】
  明确∶1.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2.阅读课本第5页关于"比喻"的补充资料,获得了哪些关于"比喻"的新知识?
  【预设∶比喻可以分成明喻和暗喻,暗喻没有比喻词。】
  3.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比喻,你们思考过怎样的比喻是"好的比喻"吗?你们认为《春》里的比喻好不好?好在哪里?
  (1)品读下面的比喻句,说说这个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预设∶把野花比作眼睛、星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花的细小且繁多,表达了作者对野花的喜爱之情。】
  (2)如果把这个喻体换成能体现多或喜爱之情的其他事物,表达效果有什么不一样吗?小组讨论,并做记录。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粉尘,像宝石。
  【预设1∶"粉尘"虽然也突出了细小且多的特点,但"粉尘"的细小在"形似"上与野花差距太大,也没有"眨呀眨的"动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