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82
- 资源简介:
约3670字。
6 散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把握全文感情基调,训练朗读语气、节奏的技巧。
2.探究本文的语言特点,品味“大词小用”“对称句”“回环句”的妙处。
3.联系生活,反思自我,加深对亲情、社会责任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1.探究本文的语言特点,品味“大词小用”“对称句”“回环句”的妙处。
2.联系生活,反思自我,加深对亲情、社会责任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家是温暖的港湾,在我们疲惫时给我们依靠;家是人生的加油站,当我们感到沮丧时,它总是给我们前进的力量。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莫怀戚的《散步》,走进他笔下温暖的家。
二、教学开展
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
◎字词积累。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分歧”“粼粼”“各得其所”等重点字词。
。
◎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2014),重庆人,作家。他的作品很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颇富人情味。代表作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小说《经典关系》等。
◎背景链接
作者写作此文之前,确实有一次全家三代四口人散步的亲身经历,里面的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也与课文内容毫无二致,但作者当时并没有产生创作冲动。后来,作者从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那里得知:他认为,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作者感慨不已,于是开始重新审视这一民族遗产,写作此文的念头由此产生了。
2.目标任务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然后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时间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 南方的田野
人物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事件起因 在田野上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经过 因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发生了分歧
事件结果 解决分歧
[参考答案]①初春(春天) ②散步 ③“走小路”还是“走大路”
◎理清全文思路,填空。
“我”劝母亲散步→①________________→产生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走小路
[参考答案]①全家一起散步 ②“我”决定委屈儿子 ③母亲却依从了孙子
3.目标任务三:品读明情,读懂情感
◎散步本来是件很平常的事,但在莫怀戚的笔下,却处处显现出它的不一样。那么,作者一家人这次散步与我们平常的散步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再读课文,从散步的过程体现人物关系的角度(母子、父子、夫妻、祖孙),分组谈论阅读中的发现。
从文中的“散步”一事,我读出了家人之间的关爱、尊重,读出了祖孙之间的和谐、谦让,读出了儿子对母亲的孝顺。
◎默读第2、3段,你从这两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了母子情深?
①第2段几个短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充分展示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跃然纸上。②第2段最后一句回环句“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把母子关系倒溯到几十年前,幼童的柔弱乖顺、老人的孤弱依赖、生命的轮回之感尽在其中。
……
◎反复诵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情感。
这一段文字秀美隽永、蕴藉丰富,要读得愉悦、深沉,表现出浓浓的亲情。特别是末句,可以读得庄严、凝重、深沉,给人沉甸甸的感觉。“但”后可以适当停顿。“慢慢地,稳稳地”应当适当延长,让人体会到缓慢、沉稳;“很仔细”的“很”可以做重音处理。“整个世界”要读出那种意味深长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