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语文寒假专练:句式选用、仿用和变换(分层训练)
- 资源简介:
约12830字。
2024届高三语文寒假专练:句式选用、仿用和变换(分层训练)
A组 考点专练
1.归谬法是指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驳法。即对一错误论题不直接否定,而是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然后据此推论出荒谬的结果,由结果的荒谬推出该论题的荒谬。
仿照下面的示例,请用归谬法展现售货员反驳年轻人的话的逻辑。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在某个小型的商场中,一位年轻人买了香烟后就随手点着抽了起来,售货员劝阻他。年轻人说:“不让抽,你们干吗要卖香烟啊!”售货员轻轻一笑,说:“我们这也卖洗澡盆。”年轻人听了这句话,很尴尬地掐灭了香烟。
例句:如果流行的一定是被喜欢并接受的,那么流行感冒也就成为最受欢迎的疾病了。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国各地共420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抗击疫情取得全面胜利。请你仿照例句,选择省份,写两句感谢该省份的标语。
甘:同甘共苦,你们用血肉之躯守护了万家灯火。(“甘”指甘肃)
3.中国的科研项目不乏极具古典文化内涵的命名,比如探月计划“嫦娥”、月球车“玉兔”、行星检测任务“天问”、大型多功能运输机“鲲鹏”、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请仿照例句,任选另外两个名称,阐释命名理由。
例:
“玉兔”常见于“玉兔捣药”等古代民间传说,这个命名不仅体现了月球车小巧、敏捷的特点,也阐明了中国的探月使命与和平利用太空的立场。
“天问”源于战国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这个命名不仅呼应了古人对宇宙洪荒的叩问,也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执着。
(1)
(2)
4.有不少人的名字来源于我国古代诗文,如刘海粟(国画大师)、李行健(语言学家)、王朝闻(美学家)等等。
请仿照示例,从这三个人名中任选一个,写出相关的名句并对其作合理的解释。不要求句式及解释角度完全一致。字数80左右。
示例: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国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让我们可以联想到这位女科学家为中医药潜心研究的诗意人生和悬壶济世的博大情怀。
5.在空格处各填写一句话。要求:仿照前一句,语义连贯,句式基本一致。
鲜花饼是以云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入料的酥饼,是具有云南特色的云南经典点心代表。鲜花饼,包裹着玫瑰的精粹, 。送你一盒鲜花饼,馈赠一片阳光的甜润;送你一盒鲜花饼, 。
6.阅读波兰女作家维辛波斯卡的短诗《三个最奇怪的词>的摘选部分,根据诗歌意蕴补写中间两句。要求:结构相似,意蕴相仿,内容不能重复。
当我说出“未来”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