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统练试题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6题,约6190字。
 浙江省台州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统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铅笔在答卷I上将该选项所对应的字母涂黑,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2.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周各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3.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 儿子排行
 妻(正配) (A)三儿子(20岁) (B)四儿子(14岁)
 妾一(侧室) (C)大儿子(25岁)
 妾二(侧室) (D)二儿子(22岁)
 4.成语“问鼎中原”的典故这样记载:《左传》:“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戎(在洛阳西南),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晋书》:“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楚庄王问鼎反映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A.神权与王权结合
 B.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政治结构
 C.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中央集权的加强
 5.“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6.古人坐船从位于漓江的桂林直达位于湘江的长沙,这种情形最早只可能发生在
 A.商朝 B.西周 C.战国 D.秦朝
 7.右图1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
 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图1)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8.右图2是古代某位官员的印信,上刻“冀州刺史”,
 你觉得这位官员可能生活在
 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东.汉 (图2)
 9.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10.从右图3《元朝疆域》看,元朝宣政院管辖的地方有今
 天的
 A.台湾 B.河北 C.西藏 D.新疆
 (图3)
 11.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12.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