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一历史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共33道小题,约12030字。 -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一历史试卷 
 【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人这种渴望亲人相聚的情结由来已久,与之形成有密切关系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答案】C
 【解析】宗法制讲究的是注重血缘关系,诗句反映出对于亲人的思念,属于宗法制观念的影响,C正确;A属于官员选举制度;B属于地方制度;D属于秦朝推广地方制度。
 2. 史书记载:周公辅佐成王,“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据材料“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制,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宗法制,故A项错误;西周没有实行郡县制,故C项错误;行省制属于元朝,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学生再结合分封制相关知识,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 《汉书》中记载的“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的官职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中书令
 【答案】B
 【解析】比丞相地位低,负责监察,应该是御史大夫,故B项正确;A不符合“位次丞相”的信息;C负责军事;D负责政令发布。
 4. 以下摘自钱穆对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的评价,该制度应是
 A. 西周的分封制
 B. 秦朝的郡县制
 C. 汉代的刺史制
 D. 元朝的行省制
 【答案】D
 【解析】行省就是行动的中书省的意思,行省是中央派出的管理地方行政机构,行省设立的初衷加强对地方军事控制,有利于中央管理地方,故选D。分封制不利于中央管理地方,排除A;郡县制下,郡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但并非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排除B;汉代的刺史制是监察制度,和地方行政管理无关,排除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元朝行省制度,要求学生结合元朝行省制设置的背景内容特征和影响来分析材料。
 5. 从整个科举考试史的角度看,唐代的科举制尚处于早期和探索阶段。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度
 A. 考生的名望决定结果
 B. 未得到平民的认可
 C. 主要受制于士族门阀
 D. 继承了前代的遗风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等”可以看出,唐代的科举制还受到先前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影响,故D项正确。科举制主要是按学生考试成绩决定其结果,故A、C项错误。B项材料没有反映,故排除。
 6. 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机构是三无机构:“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所有的大臣都是兼职而且要亲自跑腿,从法理上看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临时咨询机构,但是实际上是权力的核心。”该机构是
 A. 清代军机处
 B. 元代中书省
 C. 宋代枢密院
 D. 唐代门下省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军机处不是正式的中央机构,军机处官员的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替皇帝办事,但它却又是皇权高度强化的重要标志。故A项正确。元代中书省、宋代枢密院、唐代门下省都不是临时机构,故都排除。
 点睛: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7. 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材料中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B. 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C.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化程度加深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以得出这一条约是《南京条约》,C项是《南京条约》的影响。A项是《马关条约》的影响,故排除A项。B项是《辛丑条约》的影响,故排除B项。D项是《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影响,故排除D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