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3题,约6350字。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
 福建省“四地六校”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C、任人唯贤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
 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3、秦朝统一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这种“有利于”主要是指( )
 A、推广了农业经验 B、创造了安定环境
 C、减轻了人民负担 D、促进了各地交流
 4、秦朝郡县制适应了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是由于( )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5、秦朝“三公”中属御史大夫权限的是( )
 ①负责军事 ②负责监察百官 ③协助丞相 ④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汉高祖刘邦时代,朝廷中实际上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的官员是( )
 A、皇帝 B、丞相 C、诸侯王 D、刺史
 7、汉武帝时期的“外朝”包括( )
 ①丞相 ②御史大夫 ③皇帝左右的亲信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8、唐宋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
 A、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B、分割宰相权力
 C、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9、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 )
 A、国家统一的需要 B、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政令统一的需要
 10、“汉承秦制,亦有损益”体现了两汉制度对秦朝制度的继承与发展。下列制度属于西汉始创的是( )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刺史制度 D、三省六部制
 11、中国古代官僚体制演变的基本原则是( )
 A、维护和服务于皇权需要 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削弱宰相的权力 D、完善地方的行政机构
 12、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其中“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开始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