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二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6700字。
 江西省上高二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
 命题人:喻礼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
 1、西周时期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制度是
 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世袭制度 D.礼乐制度
 2、《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是成语“问鼎中原”的来历,其寓意是企图夺取天下。这反映了
 A.宗法制瓦解 B.礼乐制度崩溃
 C.分封制受到破坏 D.各国变法开始
 3、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共同特点是强调
 A.等级关系 B.臣属关系 C.血缘关系 D.政治关系
 4、史载:汉景帝之弟梁孝王入宫晋见,景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把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提升为王。这段故事反映了汉初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体现兄弟情谊 B.扩大封国数量
 C.分割封国实力 D.实行藩镇割据
 5、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是指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
 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原则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辖
 6、某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考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7、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8、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体现了 :
 A.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相权威胁皇权
 C.国家统一的需要 D.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
 9、通过对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过程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