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3题,约6070字。
 浙江省东阳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命题:吴晓平 审核:童浙宁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从图1、图2中,能反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痕迹是
 
 图1:台湾蒋孝严赴大陆祭祖 图2:浙江东阳胡氏祠堂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2、假设甲乙丙丁四同学回到西周时期,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
 4、“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唐朝 《文献通考》中的记载,反映了唐朝的三省
 A.运转过程不断完善 B.工作效率极其低下 C.行政地位逐渐下降 D.皇权不断加强
 5、在我国古代,秦朝设立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评析正确的是
 A.都是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B.都是国家统一的需要
 C.都是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D.都体现了权力的互相制衡
 6、“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这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地大规模抗击外国侵略时的一段话,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新疆人民警告俄国侵略者
 7、诗人丘逢甲曾写过一首《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请问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法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鸦片战争 D.抗日战争
 8、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A.组织涣散 B.农民阶级的局限 C.被清政府招抚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9、《辛丑条约》中的哪一项内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