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8小题,约6060字。
江苏无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命题:李祖峰审核:祁国栋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30小题,共60分,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分封制B.封建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
2.观察右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史记集解》中写道:“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为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材料主要反映了
A. 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 皇权至上和皇帝独尊
C. 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D. 春秋战国时期君民共乐的社会场景
4.学者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A.中央集权制B.郡国并行制C.郡县制D.分封制
5.“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A.实行郡县制B.建立宗法制C.设立节度使D.推行行省制度
6.“丁兰,河内野王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邻人有所借,木母颜和则与,不和不与。后邻人忿兰,盗斫木母,应刀血出。兰乃殡殓,报仇。……帝嘉之,拜中大夫。”该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A.按军功授爵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7.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政治清明的时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哉,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
A.秦代的三公B.唐代的三省长官
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D.清代的军机大臣
8.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开始,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这从本质上说明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D.君臣之间矛盾在不断加剧
9.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城邦。这些城邦的基本特征是
A.地域辽阔,农业发达B.法制健全,等级森严
C.小国寡民,独立自主D.中央集权,分权制衡
10.“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法令最有可能由谁颁布
A.梭伦B.克利斯提尼C.伯利克里D.查士丁尼
11.一个雅典公民,他身上不会发生的事情是
A.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公民大会申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