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选修4同步训练《“土耳其之父”凯末尔》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约2710字。 - 四 “土耳其之父”凯末尔 
 达标训练•固双基
 一、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土耳其被迫接受了屈辱的停战协定与和平条约,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主要表现在( )
 A.资源被掠夺 B.人民被欺压
 C.领土被肢解 D.君主被废黜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被迫与协约国签订了《色佛尔条约》,根据这一条约,土耳其的大片领土被协约国占领。
 答案:C
 2.凯末尔认为:“一个国家不论在战场上取得多么辉煌的胜利,如果没有知识大军,这个胜利成果就不能巩固和持久。”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苏丹制度 B.扩大世俗教育
 C.实行政教分离 D.废除陈规陋习
 解析:要拥有“知识大军”,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与教育密切相关的只有B项。
 答案:B
 3.尽管时光流逝,但凯末尔并没有被人们忘记。1981年是凯末尔100周年诞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年定为“阿塔图尔克(意为土耳其之父)年”。这主要是因为凯末尔( )
 ①在一战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②领导土耳其国民军赶走外国军队,赢得国家独立 ③在土耳其进行了一系列民主化改革 ④实现了土耳其的复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解析:凯末尔的主要贡献是建立新国家和进行改革,使土耳其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凯末尔执政不久,就发起了一次“帽子革命”。当时土耳其男子都戴一种红色圆筒形毡帽,叫作“费兹帽”,具有宗教意义。凯末尔下令,国民不准再戴“费兹帽”,而改戴欧式礼帽。结果欧式礼帽一下子供不应求。
 材料二 1933年,土耳其小学生开始背诵的第一个句子是:“我是土耳其人,诚实而勤劳。”
 材料三 凯末尔要求内阁部长们的妻子学习跳舞,还鼓励女青年们成为飞行员。1933年,土耳其在庆祝建国10周年大会上,特意安排女飞行员进行飞行表演。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出土耳其的哪些变化?
 (2)结合土耳其的变化简要评价凯末尔的改革。
 解析:第(1)问要对材料高度概括,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从文化、教育、妇女地位等角度进行了说明。第(2)问要结合材料,从对土耳其的积极影响方面来评价。
 参考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结构的变化;材料二反映了教育观念的变化;材料三反映了妇女地位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