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模块综合检测(2份打包)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模块综合检测(二)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工具的改进是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与图1相比,图2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 )
 
 图1 图2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C.节省了人力 D.灌溉不受水源限制
 解析:图2工具的设计利用了自然中的水力,节省了人力,故选C。
 答案:C
 2.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解析:“水乡成一市”是指吴江丝织业的繁荣,而非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故A错误;“罗绮走中原”是指丝织品的畅销,而非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故B错误;明清时期统治者仍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故C错误;“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则体现在商品经济繁荣下,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所以本题选D。
 答案:D
 3.宋代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经常“优商”“恤商”
 模块综合检测(一)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下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
 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
 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
 解析:《清雍正帝祭先农坛图》是描绘清朝皇帝祭祀先农神时的绘画作品。祭祀先农神充分表明清朝统治者重视农业、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答案:C
 2.黄梅戏《天仙配》中有一句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它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经济形式是( )
 A.小农经济 B.游牧经济
 C.集体经济 D.商品经济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是小农经济。
 答案:A
 3.徐光启《农政全书》中记载:“(明代)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由此可见( )
 A.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
 B.明代政府重视垦田种棉
 C.明代棉花种植超过粮食种植
 D.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
 解析:材料表明,松江府一带的垦田大半用来种植棉花,说明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故D正确;材料只是反映松江地区棉花种植多,不能说明是纺织业中心,故A不正确;材料只是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