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必修1综合作业(3份打包)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必修(Ⅰ) 综合作业(一)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翦伯赞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周公杀武庚,灭东方十七国,才实行大封建。”从制度角度看,这里的“封建”是指( )
 A.中央官制 B.地方制度
 C.经济制度D.土地制度
 答案:B
 解析:分封制是周王为了巩固统治、扩大疆域而采取的地方措施。解题关键是熟知材料中“封建”的含义,这里的“封建”是分封建邦的意思,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材料中“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的史实是( )
 A.颁布“解负令”B.按财产定等级
 C.建立四百人会议D.实行陶片放逐法
 答案:A
 解析:材料中“侵犯所有制”指的是打击贵族专权制度,由此可知答案是A项。B项实质上保护了贵族特权。C项属于政治方面的改革,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D项不属于梭伦改革的内容。
 3.下面是甲午中日战争双方情况对比表。针对该表格的解读,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 参战舰艇 火炮(门) 兵力(人) 舰船损失 伤亡人数
 中方 10 191 2052 5艘沉没 1200
 日方 12 272 3566 5艘重伤 300
 A.北洋舰队损失较大
 B.北洋水师实力损失殆尽
 C.日本舰队毫发无损
 D.实力悬殊导致中国战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图表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主力尚存,排除B项。黄海海战,日本有五舰重伤,三百人伤亡,排除C项。从图表中所反映的信息来看,双方实力并不悬殊,所以D项不正确。从图表中“船舰损失”“伤亡人数”两项信息的对比来看,中国损失较大,故A项正确。
 4.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是基于辛亥革命( )
 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
 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其强调辛亥革命为一段2132年的历史画上了句号,结合所学应为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所以D正确。
 5.“京城内外民居市廛,已焚者十之三四。联军皆大掠,鲜得免者。……有自刭久,项断尸坠者。其生存者,多于门首插某国顺民旗,求保护。”材料反映的这一场景出现于下列的( )
 A.鸦片战争时B.九一八事变时
 C.甲午中日战争时D.八国联军侵华时
 答案:D
 解析:通过材料中的“京城内外”“联军”“某国顺民旗”等信息,可以判断这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场景,因此本题选D项。A、B、C三项均没有涉及“京城”“联军”的信息,排除。
 
 6.右图是一幅有关美国政治体制的漫画。此漫画的寓意是( )
 A.邦联政府是软弱无能政府
 B.权力制衡保障了民主自由
 C.分权导致了部门间的矛盾
 D.美国政体是个丑陋的怪物
 答案:C
 解析:由漫画中“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间的相互指责,可以看出美国的分权制衡机制导致了部门间的矛盾。
 7.图说历史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下面为一幅作战地图(局部)。根据图示推断,这次战役( )
 
 A.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
 C.在华北开辟出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