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同步测试卷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约4440字。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年春季学期高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同步测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
 A.铁犁牛耕 B.个体牛耕 C.刀耕火种 D.耜耕
 解析: 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根据题干史料中“伐木”“焚烧”等信息,可知应选C。
 答案: C
 2.《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
 A.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出现 B.战国时期井田制得到了发展
 C.春秋战国铁农具的使用 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据史料对教材基础史实进行推断的能力。“牺”指祭祀用的牛羊等,“畎亩之勤”即指牛耕。
 答案: A
 3.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生产工具经历了石斧到骨耜、铁犁,生产工具的发展反映了( )
 A.播种方式的变化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答案: D
 4.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 )
 ①耕作技术的提高 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耕者无其田
 ④地力下降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刀耕火种和铁犁牛耕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因此①②正确。生产力的进步又进一步开发了地力,因此④错误。由于铁犁牛耕的出现,井田制破坏,土地私有出现,因此③错误。
 答案: A
 5.下图为春秋时期铸造的牛尊,许多历史学家以它来证明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在观察此器时,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 )
 A.牛尊的制作材料上 B.牛尊的腿上C.牛尊的鼻子上 D.牛尊的背部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时期我国已进入铁犁牛耕时期,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牛已经作为畜力被使用,牛尊的鼻子上有穿孔和牵引的绳子,这说明了人对牛的驯服与使用。因此应集中在鼻子上。
 答案: C
 6.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主要分布在现今哪些省份?( )
 A.山西、四川 B.江苏、安徽C.陕西、四川 D.贵州、江西
 解析: 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侧重于对发生的历史事件所处地理方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