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同步练习试卷(20份)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岳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同步练习(打包20份,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岳麓版版)同步练习:模块综合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历史备课大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岳麓版版)同步练习: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Word版含解析-历史备课大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岳麓版版)同步练习: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Word版含解析-历史备课大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岳麓版版)同步练习:第13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Word版含解析-历史备课大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岳麓版版)同步练习: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Word版含解析-历史备课大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岳麓版版)同步练习:第15课 戊戌变法 Word版含解析-历史备课大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岳麓版版)同步练习:第17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Word版含解析-历史备课大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岳麓版版)同步练习:第1课 走向民主政治 Word版含解析-历史备课大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岳麓版版)同步练习: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Word版含解析-历史备课大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岳麓版版)同步练习: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Word版含解析-历史备课大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岳麓版版)同步练习: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Word版含解析-历史备课大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岳麓版版)同步练习: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Word版含解析-历史备课大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岳麓版版)同步练习: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Word版含解析-历史备课大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岳麓版版)同步练习:第7课 忽必烈改制 Word版含解析-历史备课大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岳麓版版)同步练习:第8课 张居正改革 Word版含解析-历史备课大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岳麓版版)同步练习: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 Word版含解析-历史备课大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岳麓版版)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历史备课大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岳麓版版)同步练习: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 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历史备课大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岳麓版版)同步练习:第四.五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测试 Word版含解析-历史备课大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岳麓版版)同步练习:第一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 检测 Word版含解析-历史备课大师.doc
 1. 新提升•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的( )
 A.雅典自由民 B.雅典贵族
 C.雅典执政官 D.雅典平民
 【解析】 通过题干信息可知梭伦针对的是“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结合梭伦改革前的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可知其指的是雅典贵族。
 【答案】 B
 2.雅典贵族政治的主要局限性是( )
 A.实行终身任职制
 B.缺少民众的监督和有效制约
 C.财产资格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
 D.战神山议事会缺乏决策权
 【解析】 本题考查雅典的贵族制。由于贵族制是少数贵族集体统治,公民大会没有实权,致使缺少民众的监督和有效制约,贵族随意妄为,侵夺平民的财产和权益。
 【答案】 B
 3.梭伦改革前夕,雅典贵族进行了一场辩论,下列说法符合当时社会现状的是( )
 A.辩论背景:平民反抗激烈,贵族统治危机
 B.辩论各方:奴隶主贵族、工商业奴隶主、下层平民
 C.辩论内容:是否海外贸易
 D.辩论结果:取消了贵族专权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辩论是在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贵族统治危机的前提下进行的,故A正确。
 【答案】 A
 4.在梭伦改革的措施中,为民主制打下坚实的阶级基础的是( )
 A.颁布“解负令” B.废除债务奴隶制
 C.鼓励发展工商业 D.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发展工商业,有利于获得人身自由的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
 【答案】 C
 5.2012年奥运会在伦敦举行,奥运精神世代传承,产生奥运精神的雅典对人类政治文明影响最深远的是( )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召开公民大会,让公民参与城邦事务
 C.建立陪审法庭制度
 D.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雅典公民大会与现代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处,是古代和近代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可以看出公民大会对西方乃至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故选B。
 【答案】 B
 6.为纪念在塞浦路斯举行的国际会议而发行的梭伦纪念邮票,上面有梭伦的名言“避免极端”。梭伦改革的措施最能体现他这一主张的是( )
 A.颁布“解负令” B.鼓励发展工商业
 C.建立“五百人议事会” D.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解析】 根据所学,梭伦改革中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反映了梭伦“避免极端”的主张。
 【答案】 D
 7.梭伦改革中财产等级制度之所以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关键是( )
 A.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
 B.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2. 新提升•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在古代的中日文化交流中,日本留学生起了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
 A.促进了双方科学技术的发展
 B.推动了大化改新的进行
 C.促进了日本文化的进步
 D.搭起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解析】 古代日本的留学生归国后,将隋唐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带回日本,深为日本社会所仰慕,改革派形成后,发动政变,建立新政权,推行了大化改新,故选B项。
 【答案】 B
 2.唐朝中日友好交往史上有两位应该值得纪念的人物,他们是( )
 ①晁衡 ②李白 ③鉴真 ④王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晁衡是著名的遣唐使,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鉴真东渡向日本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化。
 【答案】 B
 3.从公元7世纪开始,日本源源不断地向中国派遣使节,日本遣唐使团( )
 ①既是外交使团 ②也是贸易代表团 ③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④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①②是遣唐使团的性质,③④是遣唐使团的作用。故本题选A。
 【答案】 A
 4.下面是日本大化改新时期的一幅图片——斩杀豪族。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改革之前中央政权中的豪族势力非常强大
 B.改革之前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威
 C.通过这一措施打击了中央和地方的割据势力
 D.有利于确立完备的国家体制
 【解析】 大化改新之前天皇仅仅是氏族联盟的首领,没有绝对的权威。
 【答案】 B
 5.大化改新是日本文明形成的标志,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其得以顺利进行的最重要原因是( )
 A.改革措施全面而完备
 B.建立了以改革派为首的新政权
 C.新政权颁布了完备的法令
 D.归国留学生的支持
 【解析】 大化改新顺利进行的最关键前提是改革派发动政变,消灭了中央豪族,组成了新政府。
 【答案】 B
 6.大化改新时,日本新政权推行公地公民制度,其准确含义是( )
 A.人民成为享有一定民主权利的“公民”
 B.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
 C.土地归农民所有
 D.在公地上的生产者为公民
 【解析】 日本实行公地公民制度,明确规定把全国的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
 【答案】 B
 7.与唐朝的尚书省职能相似的机构是( )
 A.太政官 B.神祇官
 C.大宰府 D.中务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大化改新中,为了完备国家政治体制,在中央设立掌管行政的太政官,下设大藏、刑部等八省。唐朝的尚书省下设六部,是最高的行政机构。故二者职能相似。
 【答案】 A
 8.下列关于大化改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地归国有,实行公地公民制度
 B.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体制
 C.中央设立了大藏省和太政官为最高行政机关
 D.实行班田收授法,征收租庸调
 【解析】 日本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太政官,而非大藏省。太政官下设八省,其中包括大藏省。
 【答案】 C
 9.大化改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变化有( )
 ①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②天皇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③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逐渐削弱 ④实现了各阶层的平等
 3. 新提升•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旗号的真实目的是( )
 A.重振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B.团结诸侯,抗击夷狄
 C.壮大自己,称霸中原
 D.为了天下黎民百姓
 【答案】 C
 2.下列文献记载中,最能从根本上决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B.“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
 C.“恶金(指铁)以铸锄……试诸壤土”
 D.“伐木而树谷……火耕而水耨”
 【解析】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农具,说明了生产力得到巨大的发展。A项是从政治角度说明奴隶社会的分封制的瓦解,B、D两项主要指的是原始农业阶段。
 【答案】 C
 3.根据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状况的了解,A处应填( )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相地而衰征”的实行
 C.各诸侯国的变法 D.宗法分封制解体
 【解析】 根据所学,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为开垦荒地,扩大耕种面积和兴修水利提供便利条件,出现了大量的私田。与之相伴,出现了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剥削方式,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走向瓦解。故本题A处应选“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答案】 A
 4.春秋时期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 )
 A.促使土地国有制转向私有制
 B.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C.减轻了农民负担
 D.确立了封建制度
 【解析】 由于齐国管仲进行了“相地而衰征”的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实有数目征税,这一规定实际上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A正确。B不符合“社会发展”这一要求。C、D不符合史实。
 【答案】 A
 5.下图为齐桓公与管仲画像砖,在2 000多年以前的管仲改革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某历史研究小组对其有不同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管仲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富国强兵
 B.管仲改革最重要的措施是“相地而衰征”
 C.管仲改革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管仲改革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度
 【解析】 管仲改革主要针对经济基础方面,没能触及上层建筑,因此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
 【答案】 D
 6.在管仲改革期间,齐国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辟新荒地2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亩数是( )
 A.300亩 B.200亩
 C.500亩 D.100亩
 【解析】 管仲对井田制下的赋税制度进行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规定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故答案为C。
 【答案】 C
 7.战国时期魏国变法中既改善吏治,又大大削弱旧贵族特权的措施是( )
 A.推行“选贤任能,赏罚分明”政策
 B.实行“尽地力”政策
 C.制定《法经》
 D.创建“武卒”
 【解析】 “选贤任能,赏罚分明”一方面改善了吏治,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削弱了旧贵族特权。答案为A。
 【答案】 A
 8.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